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
外界对香港问题的评论扭曲了中英关于《基本法》的协议
发布时间: 2015-07-02    作者:夏添恩著 杨莉编译    来源:国际中国研究动态 2014-11-13
  字体:(     ) 关闭窗口

  香港正经历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一全球化都市的政治发展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亚洲以及亚洲以外其他地区的国际经济与商业利益影响重大。整个世界都在关注香港的事态发展,外国政府则一直在研究应如何就此发表公开评论。然而,最近数周,一些政治家与媒体评论员所发表的评论则令人担忧:他们缺乏对相关历史协议的了解,无视香港尽管享有高度自治,但仍是中国的领土这一事实。因而,这些评论对于重建信任毫无帮助。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当中载明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19904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并于199771日生效。这部《基本法》即为香港的小宪法。

  争论的焦点不在于香港的下任首席行政长官将如何产生的——北京已经同意普选——而在于候选人获得提名的方式。中央政府认为自己的角色与《基本法》的规定相一致,是在政治结构上对一国的体现。也因此,提名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必然以亲政府成员为主,北京和香港的精英能够从中有效地筛选出候选人。

  对于这种提名方式,香港内部存在意见分歧。有些人希望杜绝北京影响提名的任何可能,或是削弱提名委员会的作用,以此获得更高程度的自治。但问题是,这样的愿望与《基本法》的框架相悖,很难达成。而且如果一意孤行,香港有可能会面临宪法危机。北京的提议并没有违反《联合声明》。英国作为《联合声明》的签署者之一,已经丧失了对此发表不同意见的法律依据,而1997年前香港行政部门缺乏民主的事实也让英国不占据道德制高点。

《基本法》第45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中央政府并没有违背承诺。(摘自《国际中国研究动态》201411月号,原题为《外界对香港问题的评论扭曲了中英〈基本法〉的协议》,约900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