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专题研究 | 动 态 | 理论指导 | 学科建设 | 综合研究 | 研究机构 | 学 者 | 境外研究 | 地方史志
俄国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越南 德国 法国 英国 荷兰 丹麦 瑞典 澳大利亚 墨西哥 印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国当代中国研究

             法国当代中国研究
 
一、法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二、主要研究机构
 
  1.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 
  2.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3.法国远东学院(EFEO) 
  4.东亚学院 
  5.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一、法国当代中国研究概况
  法国是研究中国最早的国家之一。1958年法国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成立,表明了法国当代中国研究的起步。1964年中法建交,为法国的当代中国研究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随即出现了一些研究当代中国的机构,如东亚语言研究所(1970年)、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中国研究中心(1975年)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出现的与汉语教学和现代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有:1980年成立的法国汉学协会、1984年成立的法国汉语教师协会(AFPC)、1991年成立的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1993年成立的东亚学院等。这表明法国对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开始给予高度的重视。
  法国对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经过了基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和高水平的研究队伍。20世纪70年代谢诺撰写了《中国:人民共和国》;1994年,毕仰高著有《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白吉尔与他人合写《20世纪的中国》(两卷本,其中第二卷是从1949年至今)。专题研究著作有吉浦罗的《工厂中的百花:中国1956一1957年的工人骚乱和苏联模式的危机》(1986年版),研究了工业建设中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卡罗尔的《毛泽东的中国》,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访问中国的记录,表达了他对“文化大革命”的困惑和对中国前途的担心。
  法国的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状况比较复杂,学者们分散在许多研究机构而不是大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机构是法国国家政治科学基金会下属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下属的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有5位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包括杜明(Jean-Luc Domenach)和白夏(Jean-Philippe Béja)。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目前有5名研究中国的学者,包括伊沙白(Isabelle Thireau)、潘鸣啸(Michel Bonnin)和施维叶(Yves Chevrier)。法国大多数当代中国研究学者也都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里昂大学和普罗旺斯、埃克斯、马赛大学也有一些当代中国研究学者。在埃克斯、马赛大学,同当代中国相关的大多数研究在东南亚研究所进行,并且专门研究台湾问题。
  法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受到美国学界的影响,包括毕仰高在内的法国当代中国研究学者都是由费正清等美国专家训练出来的。毕仰高曾经说,费正清是“‘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教务长’,曾经是而且永远是我们欧洲这儿的教务长”。不过,同美国相比,法国的中国研究更为独立于法中双边关系的变化。这种倾向的积极一面是,学者们的独立性较强;但它的消极一面是,法国的学者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更为关注,其结果用毕仰高的话说,“会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历史的连贯性上吸引开去。” 
 
                二、主要研究机构
  1.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
  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1958年成立,一般简称为中国中心,设在“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内,同时隶属法国全国科研中心。该中心有成员20余人,多为全国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和其他院校的教学人员。其任务以研究为主,各人在各自单位从事独立研究,也有部分集体项目。研究范围涉及现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外交等。近期研究专题有 “20世纪中国的农民运动和农村社会”、“19世纪末到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现代化问题”、“毛泽东逝世以后人民中国的经济变革与体制改革”、“中华帝国末期的技术引进:l840~1911”、“1979年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等等。该中心研究人员于每月的第一个周四举行例会,由专人做研究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它也是法国最大的关于现代中国的资料中心,有专业化的图书馆,收藏大量中西文书籍,并有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出版的多种报纸和期刊,以及在法国出版的当地华文报刊。
  出版物:
  《文献与书目》
 
  2.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在巴黎市中心。它创立于1996年,是国立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属下的一个机构。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是培养社会科学人才的专职机构。目前的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由两方面机构的人员组成。其中的一个是1958年成立的当代中国文献与研究中心,主要进行20世纪中国的研究,汇聚有丰富的现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资料。比昂科(Lucien BIANCO)教授、白吉尔(Marie  CLAIRE BERGERE)教授、魏丕信(Pierre ETIENNE WILL)教授等学者,都曾经是这个机构的领导者。
  另一个机构是成立于1985年的华人世界比较研究中心,旨在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和文明。米歇尔· 卡迪埃教授(Michel CARTIER)是这个机构的创始者和领导人。机构有一个刊物叫《汉学书目杂志》。
  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以后,运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科学研究院和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参加创办这一机构的领导人物,都对法国近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有过学术贡献。
  比昂科教授, 1977年担任法国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主任,撰有《中国革命溯源》(1967年由巴黎加尔马尔出版社出版)等著作;与白吉尔教授和多姆教授合作撰写《20世纪的中国》;与伊夫·谢弗里埃教授合作编撰《中国工人运动传记词典》。
  白吉尔教授也曾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她主要进行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著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辛亥革命》(巴黎—海牙木通出版社1968年出版),《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1923年中国纱厂的危机》(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出版社,1980年),《1949年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巴黎阿尔芒·科隆出版社1987-1989年版)等学术专著。
  法国近现代中国中心的成员由两方面的队伍组成。一支在本部,约20多人,主要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一支队伍是兼职,主要成员来自巴黎的东方语言学校、巴黎第二大学、第三大学、第五大学、第六大学、第七大学。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集中了巴黎地区最优秀的一批中国学研究专家。
  中心的项目主要包括:
  关于“中国的技术和物质文化研究(包括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改革)”。
  关于中国水利问题的研究。
  关于20世纪中国农业社会问题的探讨。承担这一项目的负责人是伊沙贝尔(Isabelle THIREAU)教授, 参加这一项目的,还有比昂科教授和Mak GONG教授等近多位学者。
  关于20世纪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研究。负责这一项目的是巴斯蒂教授和鲁林教授(Alain ROUX)。参加这一项目的成员有Martine RAIBAUD , Nora WANG(王枫初)和Wang XIAOLING(王晓苓)等学者。
  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政治结构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就是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伊夫·谢弗里埃教授。
  当代中国文化和思想观念方面问题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是程安娜(Anne Cheng)教授。参加者主要有 Viviane ALETON, Annie CURIEN, Francoise KREISSIER, Jean LEVI, Christine Nguyen TRI, Jacqueline NIVARD, Joel THORAVAL等专家学者。
  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几个选题都着眼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研究,如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农村改革问题、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这些研究贯穿一个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走势。这大概与法国对华政策研究的需要也是契合的。法国中国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广泛关注,也注意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探讨和研究。
  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有合作交流关系。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有40多名研究人员。其中20多位来自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国家科研中心,10多位来自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巴黎第一大学等。
  2003—2004年间,该中心发表的研究论文有:艾乐桐的《汉字:稳定性与脆弱性》;巴斯蒂的《今日中国的文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达尼埃尔·叶利谢耶夫的《中国与互联网:今日与明日的工具》;倪娃尔的《中国与互联网--如何创建一个目录索引》;裴天士的《中国的妇女、财产与社会实践》等。
  出版物:
  《汉学书目杂志》
 
  3.法国远东学院(EFEO) 
     法国远东学院是法国国民教育部下属的机构。其前身是l898年在越南设立的印度支那考古团。l900年1月20日,考古团更名为“法国远东学院”,任务是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该学院在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中国等国设立了研究中心。在中国的研究中心有三处,分别设立在北京、香港和台北。
     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于1997年2月成立,并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北京中心2004年的研究课题有两个,其一是对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地方史的集体研究项目,题为“中国北部的水利与社会”,该项研究主要在陕西省的泾阳、三原、蒲城和山西省的洪洞县进行,意在证实水利技术的管理(水坝、灌溉与排水)是影响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其二是“道教与地方社会”。
  出版物:
  《法国汉学》(年刊,中文版),主要内容是译介法中两国汉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法国远东学院学报》(年刊)
  《亚洲艺术》(年刊)
  《远东亚洲丛刊》
 
  4.东亚学院
  东亚学院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和里昂第二大学,其任务是开展对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支那半岛的社会科学研究。
  该中心进行的有关当代中国的研究课题有:
  上海:历史变化;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人口迁移;
  中国新儒学与现代化等。
 
  5.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1991年成立,总部设在香港,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香港汉学分社,宗旨是“研究现代华人的变迁”。1994年7月以来,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在中国台湾设立了分社。2000年9月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派驻一名通讯员。  
  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经济空间的重组、政治和司法改革、就业与国家的现代化、私营企业与企业家阶层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台湾省的政治与社会变化等。
  出版物:
  《神州展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文明网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9 6657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