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文化教育科技
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服务社会
作者:席 恒    发布时间:2016/08/29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 席 恒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具有认知与解释社会、探寻社会运行规律、提供决策咨询、启发与引导民众等重要功能。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矛盾多发易发,既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有所差异,但都研究人的需求、动机、行为、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化等问题,因而具有研究共性。从这些研究共性中可以大致看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路径与逻辑展开:在思维侧,表现为现象研究、机理研究、规律研究的层层递进;在应用侧,分别以学理性研究、政策性研究、科普性研究满足不同主体的应用需求。
  从现象研究到机理研究再到规律研究,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侧逻辑。一般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是从社会现象入手进行研究的,这是研究者认识社会的基础工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切入点,现象研究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纳出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但仅停留在现象研究的层次上是不够的,要想深入了解现象,就要对社会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即通过因素分析和因果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生过程,通过趋势分析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在这一研究阶段,社会现象不再以孤立的形式而是以过去—产生原因、现在—现象表现、未来—发展趋势的整体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再进一步,就可以在科学的解释和预测基础上提炼出规律性认识,提出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从应用侧分析,按照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服务于学界的学理性研究、服务于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的政策性研究、服务于公众的科普性研究。
  服务于学界的学理性研究旨在提出新的分析框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奠定学理基础。学理性研究一般从问题诊断开始,即先确认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需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等;经由概念的科学界定,形成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假设,进而形成对特定社会现象的分析框架。以“渐进式退休年龄延迟”研究为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界定退休年龄,基本依据是充分考虑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劳动贡献与退休之后所享受福利之间的均衡;进而提出研究假设——退休年龄应综合考虑劳动者工龄、工作强度、劳动贡献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等因素,退休年龄是这些变量的函数;然后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验证这一研究假设的可靠性,进而形成对退休年龄决定机制的分析框架。
  服务于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的政策性研究,旨在分析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特定社会现象的演化过程与约束条件。政策性研究同样从问题诊断开始,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约束条件是什么、约束条件下可能的选择方案或优选方案是什么等。仍以“渐进式退休年龄延迟”研究为例,首先应确定渐进式退休年龄延迟的政策目标是为了解决劳动力供给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养老金供给问题,又或者是要兼顾这两个目标。政策目标不同,政策方案就会大相径庭。任何决策都是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选择。为了寻求最优政策方案,还必须研究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即在不同的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平均寿命、人口老龄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退休年龄延迟的程度(政策方案)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启动什么方案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最大、负面影响最小等。最后,结合学理性研究中得到验证的分析框架,得出延迟退休年龄的优化方案。
  服务于公众的科普性研究,旨在使社会公众更好了解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明白作出某项公共政策的缘由,促进形成有利于发展的社会氛围。科普性研究首先要研究公众对特定社会现象的心理和关注度、参与度,并对相关公共政策进行客观、准确的解释性研究,以增进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在“渐进式退休年龄延迟”的例子中,要让公众了解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如果现在不实行退休年龄延迟政策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以及如何延迟退休年龄等,以增进公众对这一公共政策的理解。
  哲学社会科学的思维侧和应用侧研究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应用侧研究以思维侧研究为基础,思维侧研究则受到应用侧研究的引导和启发。思维侧的现象研究、机理研究、规律研究和应用侧的学理性研究、政策性研究、科普性研究,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完整的研究逻辑,在不同范围、不同阶段、不同节点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查看原文
    1. 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2. 丛 屹:“一带一路”研究应注意四个问题
    3. 近五年来社会学主要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4. 行走在工作与研究之中
    5.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立于时代潮头
    6. “十三五”时期检察发展六问题亟待研究
    7. 理直气壮地开展中国宣传学研究
    8. 张国祚:构建平台加强协同深化和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
    9. 孙晓莉:近30年来中国女性领导研究 回顾与反思
    10. 中日关系:我们该研究什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