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朱佳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意义
发布时间: 2018-05-28    作者:朱佳木    来源:百年潮 2018-05-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个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对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报告。”其中最大的重点和亮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从报告看,这个判断缘于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也反映了我们党在理论探索上取得的新成果、奋斗目标上作出的新安排。 

  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但它并不是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矛盾已不再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了,也不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结束了;而是说人民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发展这两侧,内涵都发生了部分质变,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过长期努力,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已经不再简单局限于物质和文化两方面,也不能把社会生产再笼统说成是落后的;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已经变成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是这些新情况,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明显产生了一个有别于前几个时期的新阶段。 

  关于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又一个依据。但这也不表明我国不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了,而是说随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世界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发言权越来越大,开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了。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极大提高,对世界和平、国际局势的作用日益显现。正是这些变化,使我们与过去相比,有了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大底气。 

  关于党的指导理论的新成果。取得这个新成果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它当然不是说党在指导理论上另起了什么新“炉灶”,而是说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产生了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这一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将给中国的方方面面带来有别于前时期的新气象、新面貌。 

  关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新布局。作出这个新布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这同样不是说我国已经完成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而是说我们党和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并对第三步作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设想,即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先用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的100年里,如果说前30年是为中国工业化打基础,中间40年是为实现温饱和小康目标而奋斗,那么今后30年的主要任务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的战略安排,当然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报告指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深刻蕴义正在于此。它不是要停止改革开放,而是要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贯通总结、融汇吸收,是要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经过改革开放前近30年、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5年的接力奋斗,我们终于跨入了人民群众期待已久的新时代。让我们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吧!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转载:《百年潮》2018年第6期 

  本文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1期,发表前作者又作了部分修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