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政治
杨亦鸣:加快构建语言服务和人才培养应急体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9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杨亦鸣、梁琳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展现了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美好前景。无论是推动“五通”还是建设“五路”,都需要以语言互通为前提和保障。目前,实现语言互通还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各参与国语言国情非常复杂;二是我国相关语言服务能力比较欠缺。破解这两个难题,需要加快构建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应急体系。
  “一带一路”各参与国的语言国情十分复杂,不仅语种多,而且有的国家官方语言与通用语言并不统一。语言国情比较复杂的国家,其语言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以法律等形式明确规定的官方语言,中间层是多数人使用或在社会生活中通行的通用语言,最内层是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各种变体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从交往需求的角度看,掌握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是现阶段“一带一路”各参与国实现语言互通的前提,而各国之间要实现深度交往还需要掌握最内层的一些主要语言。
  “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服务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语言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仅就“一带一路”建设目前涉及的54种官方语言而言,截至2016年初,我国高校尚未开设的语言专业有11种,仅有1所高校开设的语言专业也有11种,涉及22个参与国。此外,部分参与国的官方语言虽然我国有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在其国内并非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如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虽然我国有几所高校设有乌尔都语专业,但巴基斯坦境内仅有8%左右的人口将其作为母语;作为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旁遮普语,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高校开设这一语言专业。
  为解决外语人才缺乏导致的语言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教育部要求2017年实现与我国建交的所有国家主要语言全覆盖,国内各大高校也在大力发展非通用语专业。但应认识到,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正规、系统、水平较高但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当前对语言服务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加快构建相关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应急体系。这一应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建立语言资源库。“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众多,各个国家语言国情复杂多样,需要对各国语言国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语言资源库。一方面,可以将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沿革、民族构成等信息汇总成语言国情动态数据库,为我国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等宏观研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收集不同语言的文本和语音数据,构建多语种平行语料库,为语言学研究、语音技术开发提供数据。
  推动语言信息技术开发。当前,机器翻译、语音技术等语言信息技术已经可以为语言服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成熟的机器翻译软件可以提供超过100种语言的互译,基本涵盖“一带一路”各参与国主要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在掌握语言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借助语言信息技术提供灵活便捷的语言服务。
  创新语言人才培养和储备模式。仅仅依靠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人才的需求。美国能处理500多种语言,但相关人才中通过院校培养的只是一小部分,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应急体系培养和储备的语言人才占大多数。对我国来说,应创新语言人才培养和储备模式,通过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急需的语言人才。同时,建设语言人才信息库,以提高人才利用率。

查看原文
    1. 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新路径
    2.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 实现大学教书育人精准供给
    3. “一带一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4. 把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5. 加强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体系
    6. 把“应用型”做实就是最有效的“转型”
    7. 八所政法高校问诊法治人才培养
    8. 法治人才培养如何应对挑战
    9.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中心”
    10.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