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文化教育科技
对教育政策刚性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2/28    来源:求是理论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实际,在政策设计上应坚持政策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以满足不同区域事业发展和公共治理的需要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4%的水平,是许多学者长期以来判断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标尺,也是中央政府多年孜孜以求的目标。
  时任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再次强调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4%,兑现了政府19年前的“承诺”。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下称《纲要》),明确提出了4%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投入,按照我国教育财政责任主体的划分,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约占95%、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约占5%,地方政府对于4%目标的兑现,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但是换个角度看,4%是全国平均值,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参差不齐,整齐划一的政策是否会造成区域之间新的差距?对于发达地区,同样的政策是否会带来新的矛盾,值得我们思索。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幅缓慢,即使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政策,教育投入仍捉襟见肘,生均投入依然很低;但在相对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教育投入同样执行“三个增长”的政策要求,经费数量增长迅速,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比如,2010年河南省的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含科研)为5914元/人,北京市的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含科研)为72941.3元/人,上海市的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含科研)为43316.3元/人。虽然从2005年全国财政性生均高等教育拨款额4986.6元/年·人,增加到2010年的9206.3元/年·人,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6.92%,但在财政性生均经费拨款持续增加的同时,地区间差异却也在扩大,生均财政拨款最高的北京是河南的12.33倍。
  再如,2009年北京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6016.18元/人,上海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7340.3元/人,而最低的河南只有2271.1元/人,上海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河南的7.64倍。尽管从2002至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省际均等指数逐年提升,但差异还是相当大的。这也正是谈松华委员在2012年两会上提到的“钱多后的烦恼”:沿海地区迅速增加的教育投入,可能进一步加剧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本已存在的教育投入差距。
  就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在长期执行“三个增长”政策过程中,教育经费几年翻一番,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迅速得到了极大改善,办学条件十分优越,已经达到或超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且随着入学人数的减少,部分学校原有硬件资源甚至还处于半闲置状态,因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的需求在逐步减少。然而,每年的教育投入却在快速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讲绩效的当下,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倒成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负担。因为当年的教育经费必须当年花完,否则将违背“三个增长”法律要求,再者如果经费花不完,也会影响到下一年度教育经费的预算安排。
  造成教育部门花钱烦恼的原因,一是教育经费超出教育的常规需求;二是教育经费支出的制度安排不够合理。
  教育经费支出分为事业性支出(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与基建支出,在实际预算中是按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几个方面来安排的,人员经费的标准是固定的,公用经费的比例也是相对稳定的,在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之外的经费都要以项目经费的形式来安排和使用,其结果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教育投入的比例偏低,项目经费比例偏高,有的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的项目经费接近50%的比例。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教育支出主要是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除了一些设施建设外,日常业务工作中真正能称得上项目的并不多,而这些工作也是需要经费支撑的,所以项目经费占比过大,挤占了其他方面的教育经费开支。
  但无论如何教育经费是要花掉的,在现有的制度下仍然要以项目经费的名义花掉这些钱,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就要想方设法立项目。把一些未到使用寿命的设施设备重新整修和更换。把日常工作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包装起来向财政申请预算。实际上,这些经费所起的作用与日常业务经费的作用相同,只是换了一件外衣以不同的形式得到这笔经费而已。当然,这种做法“巧妙”地缓解了公用经费的不足。这些做法显然与政策制度不相符,但在实际中却大量存在。
  这些混乱的行为更加促使我们反思政策制度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任何政策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个好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完成了政策的使命,就应及时退出,或用新的政策来替代,以适应新情况和新发展的需要;第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实际,在政策设计上应坚持政策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以满足不同区域事业发展和公共治理的需要。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教授)

查看原文
    1.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教育政策红利
    2. 那些教育政策不能跳过的程序
    3. 建立什么样的教育决策机制
    4.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教育政策信号
    5. 教育政策,贵在因地制宜
    6. 科学决策要找准真问题
    7.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1949~1966)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教育政策的嬗变与反思
    9. 城市外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准入条件的演变(1978~2016)
    10. “十三五”地方教育规划如何“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