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社会法律
家庭教育的新特征、新挑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光明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 张敬培 李清霞 张立静
  2014年1—5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对我国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每一省份选取不同行政级别的市、县)两万名家长和两万名学生分别进行了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调查显示,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同样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家庭结构“微型化”,成员关系“简单化”
  父母、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比例为64.66%,家庭结构呈现出“微型化”特点,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已成为当下家庭结构的主导形式。
  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不仅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随着社会变迁,家庭结构日趋简单,人数越来越少。本次调查关于家庭结构的数据显示(如图1),父母、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比例为64.66%,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比例为29.92%,单亲家庭比例为3.02%,再婚家庭比例为1.17%,其他类型家庭比例为1.23%。可以看出有超六成的家庭结构为核心家庭,三代同堂的家庭仅占三成,这说明家庭结构呈现出“微型化”特点,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已成为当下家庭结构的主导形式。
  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变化,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指出,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目,他引用“(N2-N)/2”的公式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据此,一个10口之家就存在有45种关系,若为3口之家,则仅存3种关系。因此,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家庭成员所扮演的一些社会角色(如兄弟姐妹)逐渐消失,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连襟、妯娌)也逐渐消失,这些变化无形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影响:第一,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而言,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几代同堂家庭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体验不到较为全面的关于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第二,从生活帮助的角度而言,在传统三代以及以上同住的家庭中,孩子的很多生活帮助都会从隔辈人那里获取,但在三口之家中,孩子只能求助于父母;第三,从成长角色的角度而言,家庭本身就是一个角色集,受教育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一个角色集,家庭为个体扮演社会角色提供了必要的情境,在家庭中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日后在社会上扮演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但学生在三口之家中的角色较为单一,很难体会到不同角色的义务和责任。
  家长身份“多重化”,父母角色“失衡化”
  逾五成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成为母亲的“独角戏”,三成家庭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体现出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失衡化”的特点。
  当前亲子关系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为平等关系,家长身份也随之发生多方面变化。
  从学习方面来看,当“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54.05%的家长会“让孩子先检查一遍,家长再检查一遍”,另有21.02%的家长会“督促他自己检查”,18.83%的家长则为“代孩子检查”,此三项数据相加显示,在超九成的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作业或进行指导帮助,或对其完全代替,或从旁督促提醒,实际上都是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具体表现为家长帮助子女复习功课、检查作业等教育活动不断增多。因此,从亲子关系来看,家长与子女之间除了长幼关系,还存在师生关系、陪练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朋友关系等,可见,家长的身份也日益多重化。
  此外,父母在家庭中各自承担的角色也值得关注,一般来说,母亲作为女性具有温柔、善良有耐心等品质,而父亲则具有刚毅、果断、有开拓创新和冒险精神。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不可转移。子女的最佳个性状态应是从父母那里兼收并蓄其优点;反之,任何一个角色的缺位都会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此问题的数据显示,目前51.98%的家庭中主要负责人为母亲,32.67%的家庭中主要负责人为父母两人,10.57%的家庭中主要负责人为父亲,另有4.09%的家庭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子女教育的主要负责人,0.69%的家庭中主要负责人为保姆或其他人。如图2所示,这表明逾五成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成为母亲的“独角戏”,三成家庭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体现出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失衡化”的特点。
  导致父教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单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对父亲角色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体制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价值观的变化,当前,人们默认的成功标准就是获得更多财富,因此很多父亲更注重在外打拼,追求事业的成功,既能获得家庭的认可,也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且多数女性有独立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继而在家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母亲的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这也致使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和责任被逐步弱化。
  教育投入“加重化”,教育选择“实用化”
  有九成家长为孩子选报兴趣班会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考虑对孩子的现实发展和升学有利。“功利主义”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有用”成了很多人做出选择的标准,家庭教育也未能避免。
  关于小学生教育花费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近一年教育花费仅占家庭总收入5%以下的家庭只有12.42%,占家庭总收入5%~10%的比例为31.40%,占10%~20%的为28.78%,占20%~30%的比例为15.76%,占30%以上的有11.64%。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0%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综合以上数据,家庭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城市小学生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之一,也表明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物质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调查家长的教育花费负担情况,数据表明,有27.85%的家庭感到“没有压力”,说明仅有不到三成的家庭能轻松承担子女的教育支出;有52.90%的家庭表示“刚好能承受”,而感觉“压力有些大”和“压力非常大”的家庭比例分别为16.74%和2.51%。这表明超过五成的家庭刚刚能承受,后两者数据相加显示有近两成的家庭已经感受到教育支出的沉重负担。
  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取向也反映了家长对教育机会或教育资源选择的偏好。目前看来,学科知识学习、才艺技能等培养能力的投资成为家长们最重视的方面。比如关于兴趣班的选报,如图3所示,66.13%的家长选报原因是“我认为有用”,24.07%的家长打算“为升学做准备”,两者数据相加,可见有九成家长选报兴趣班会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考虑对孩子的现实发展和升学有利。这也势必会受到现实背景的影响,在城市化的变革中,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贫富差距拉大,“功利主义”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有用”成了很多人做出选择的标准,家庭教育也未能避免。
  学生活动“静态化”,家长休闲“电子化”
  在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可以说小学生在逐渐习惯以学习为主、以室内静态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电视、网络等不仅占据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也在悄悄侵占家长的休闲时间。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家庭住房多为单元式楼房,这种居住结构有其独立性、封闭性。加之城市人口密度高度集中,流动人口众多,社会关系复杂多变,小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育,都使得小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减少,直接的影响就是缺少同伴。
  因此,不仅家长被这一问题所困扰,学生也表现出对交往同伴的渴求,当问及“你是否愿意去同学家住几天,或请同学来家住”,仅有29.4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而表示“有过这种经历”、“我愿意,父母也支持”、“我愿意,家长肯定不同意”的学生选择比例分别为13.16%、27.03%和30.38%,综合此三项数据可见有七成学生非常渴望与同龄人交往。
  考查学生放学后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40.03%的学生放学后几乎没有(户外活动)”,有25.88%的学生会参加“半小时以内”的活动,两项数据合并,可见有超六成的学生平时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或者时间很短。
  综合上述情况看,小学生有与同伴交往的强烈意愿,但实际情况不能如愿;同时,大部分小学生日常的户外活动时间也较短,多在半小时以内,甚至不参加。在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可以说小学生在逐渐习惯以学习为主、以室内静态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电视、网络等不仅占据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也在悄悄侵占家长的休闲时间。调查家长在家休息时常做的事情,如图4所示,有45.63%的家长会“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在所有选项中比例最高,这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类产品已然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中的“主角”,但家长的这种休息方式多为娱乐活动,这既减少了亲子互动的时间,也增加子女参与此类娱乐活动的机会,对其成长并未产生积极影响。还有26.84%的家长会“读书看报”,阅读可谓一种文化性活动,家长的以身作则会让子女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因此,这类活动更能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遗憾的是此比例不足三成。
  家长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的休闲行为在不同层面浸润在子女的生活点滴中,可谓一种无声的教育,父母积极向上、爱好广泛对子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家庭文化熏陶会带给子女积极的情趣;而懒散、懈怠的家庭氛围则易让孩子产生做事消极的态度。因此,家长休闲方式的“电子化”虽然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并不值得提倡。
  学生压力“普遍化”,家长困扰“多元化”
  学习压力成为当前小学生的烦恼之首,而“孩子的学习”也是困扰大多数家长的最主要问题。
  考查学生平时最担心的事,如图所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显然,学习压力成为当前小学生的烦恼之首,适度的学习压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学习压力过大会产生心理或行为问题;其次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可见除学习外,小学生还普遍承担着来自家长各种要求的压力。也正因为有学习上的重担,很多学生缺少自由的空间,进而还会为“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担心。
  此外,问及关于你的话题,父母聊得最多的是,如图5所示,49.96%的学生选择“我的学习”,9.24%的学生选择“学校的事”,可以看出在超五成的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经常聊学习类或学校类话题,让子女感到又一重压力。
  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多数家长默认的口号,家长对子女倾注的心血越多,所面临的教育困扰也越多。调查家长“目前最困扰您的教子问题是什么”,选择“基本没有问题”的比例仅占8.63%,在各问题的排序中处于末位。对剩下的选项进行分类发现,家长困扰的问题包括方方面面:从子女的成长出发,包括如“孩子的健康安全”,也包括相关发展性问题,如“孩子缺少同伴”、“孩子的学习”、“为升学担忧”;从家长自身的角度出发,包括家长自身的内在原因如“自身缺乏教子知识和方法”、“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也包括外部原因如“家人间的教育观念不一致”、“遇到教子困惑不知向谁求助”等。而且,“孩子的学习”仍是困扰大多数家长的最主要问题。
  综上可见,家庭教育的问题由“点”逐渐演变为“面”。家长的困扰不仅是子女本身,还包括家人间及与工作的冲突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增强子女教育的难度,也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化推进中带来生活结构、思想观念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家庭教育诸多问题是之前少有的,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这都需要家长面对问题随机应变,但这种变化又是被动的,因此无形中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二是西方价值观的涌入,尤其是竞争意识加剧,加之当前社会结构为金字塔形,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所以对于独生家庭来说,父母都希望子女长大后成为优秀之才,对其成长和日后的发展担忧也再次加重;三是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变动幅度小,文化的纵向传递使家庭成员几代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坚不可摧。但大众传媒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和对行为活动的暗示作用不仅导致了家庭成员间价值观的差异,还加深了代际间的鸿沟。此外子女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长辈,甚至对于某些新知识,家长还需向子女学习,因此,家长的权威地位逐渐弱化,面临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该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部分研究成果)

查看原文
    1. 学校发展须帮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2. 法的启迪不应成为家庭教育的盲点
    3. 生涯指导应是家庭教育重要内容
    4. 家庭教育需要立法规范吗
    5. 新时代家庭教育面临三大变化
    6. 家庭教育是生存能力的基础训练
    7. 家庭教育要守住自己的阵地
    8. 陈建翔: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9. 回归家庭教育的真实领地
    10. 家庭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