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社会法律
社会心态形成的机制及效应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字体:(     ) 关闭窗口
  【核心提示】作为一种宏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异常复杂。探讨社会心态特征、内部机制及其心理效应,有助于发展出更为系统的描述、解释社会心态的形成及变化的理论。
  作为一种宏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异常复杂。探讨社会心态特征、内部机制及其心理效应,有助于发展出更为系统的描述、解释社会心态的形成及变化的理论。
  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成员共享的心理现实性,对于人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政治、道德和宗教的信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心态形成的机制
  社会心态与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其两个层次(上层和下层)及其方向作用关系的模型来理解。
  (一)向上模型
  向上模型是指社会心态由个体自下而上汇聚而形成的整个社会或社会中一些群体间弥漫的心境状态。在社会心态的描述中,往往采用社会态度的调查数据来表达。通过这些数据,推测某种社会心态表征在社会人群中的共享程度。
  假设个体融入社会的机制可以有四条通路:态度、情感、需求及其满足(感)、个性。个体的融入和汇聚,最终会形成超越个体的共享的心理现实,成为现实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体的融入,从深层看,还是一个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融合互动的过程,它深刻引导和定向了个体的社会态度、情感、个性和国民性,向着社会的共识、社会整体的情绪基调、社会的一体感和归属感、文化性格的一体感的方向发展,并相互强化和调整。
  本研究着重讨论社会心态形成的机制——社会卷入与社会关联,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操作化为四条路径或通路。
  1.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体将自身归属于某个类别或群体的心理过程。个体所认同的类别被称为内群体,而其他类别被称为外群体。这一个体与类别建立联系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自我归类过程”。
  这种通过自我归类而形成的身份认同过程一般会带来两种心理效应:其一,成员身份的原型化。个体经过自我类别化,认为其他内群体成员也与自己一样,具有典型的内群体成员特征。这被称作“自我刻板印象化”。其二,内群体偏好(即“喜欢我们自己”效应)和群体自尊的提高。形成“我们感”以后,群体成员往往看不到本群体成员身上的缺点、错误,即便看到了也尽可能为其辩解,进行外部归因,形成为本群体服务的归因偏误。
  2.情绪感染
  情绪感染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有意无意的情绪状态和态度行为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和行为的过程。情绪感染涉及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包括模仿—反馈机制、联想—学习机制、语言调节联想机制、认知机制、直接诱导机制等。
  3.去个体化与去个人化
  “去个体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失控行为。去个体化在集群行为中出现较多。
  “去个人化”是指当个体融入一个社会群体,感受到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同心同德,就会形成一个“大我”或“群体之心”,个体的差异性就会消失。这是社会认同,特别是自我类别化的一个心理产物。
  4.关系化与镶嵌化
  “关系化”过程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个体通过以亲属关系为蓝本、以尊尊亲亲为相处原则的交往而形成“自己人”感的过程。通过关系化的途径,个体会将自身与差序格局中的一个层圈的人和感受联系起来,形成某种“自己人感”,并将自身所选定的层圈与其他层圈区分或对立起来。层圈中的人并不都具有同质性,并不必然具有相同利益、目标和感受。这就是关系化与社会认同的类别化机制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联结机制。
  所谓镶嵌化,是指在同一社会结构中每个成员的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既不是因同质而形成的类别群体,也不是其中一个成员以自己为核心对其他成员的包容,即通过“关系化”来凝聚的群体,而是由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各自为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必要的、独特的贡献而结成的共同体。
  (二)向下模型与互动模型
  当某种社会心态逐渐形成后,它就会作为一个整体自上而下影响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态,这就是向下模型。由于具有整体性的力量,这种社会心态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比较大。
  向上模型与向下模型的结合,就可以视作个体与社会层次之间的互动,而上下互动则建构出整个社会的心智活动——社会心态,从而个体的心智活动本身亦得到社会性的解释。
  向下过程中重要的通路是社会影响,包括服从、依从、从众、合作等过程。而自我调整则衔接了个体的心理(包括深层的价值观和信念等),从而形成向上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个互动的环状关系。在社会变迁剧烈、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个体保持与社会群体的一致性是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重要策略,然而,个体不能简单地服从社会,需要对其作出解释和判断,因而价值辨析、归因解释就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个体还会作出自己的预期,来调整自己的内心和行为策略。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了社会心态的一些机制。例如,“心理和谐”状况可以成为社会比较、核心自我评价及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机制。“心理和谐”作为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总和,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心理对社会心态之形成构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社会心态的效应
  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心理效应,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汇聚效应
  汇聚效应是指当社会中持某一种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成员,经过各种媒体的沟通交流,逐渐形成共识,会形成一种超越个体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整体力量。在重要的社会事件发生时,不仅在空间上人们会汇聚在一起而且在社会态度上人们也会汇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呼声和强烈的要求,进而导致较为一致的集体行动。
  2.多数人效应与少数人效应
  多数人效应即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影响(真实的或想象的压力),会怀疑并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个体在某个群体情境下成为判断和意见的少数人,因而也可以称为“少数人效应”。从少数人效应的角度看,从众是一种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是其动机并不是一种压力导致的自我怀疑,而是维护群体、认同群体的动机使然。
  3.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倾斜。
  4.群体参照效应
  群体参照效应是相对个体参照效应而言的。它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选择所属内群体的信息作为自我定位的参照对象而形成的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5.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是在预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指向这一预想的动机。当人们对后果有期望或期待时,就会引发某种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而我们对其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尽管相关的经验研究已经有了不少积累,但是理论上的探讨还远远不够。这正是我们的研究所期望攻克的学术难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题《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冯小双 刘翔英摘)
  原文刊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6期,(原文约12000字)。

查看原文
    1. 国人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化新趋势
    2. 培育全面小康的社会心态
    3. 当前社会心态的新变化
    4. 中国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嬗变
    5. 当前值得注意的六大社会心态问题和倾向
    6. 把握好社会心态的“正效能”
    7. 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
    8. 中国社会心态危机蔓延
    9. 端正失衡的社会心态
    10. 社会心态的概念辨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