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党史党建
在周恩来身边四十年(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与张、杨会谈

  这里有三座楼房,西楼和中楼是张学良的起居处和会客室。我们住在东楼,周恩来住在三楼,我们几个工作人员住二楼,电台早已设在底层。安顿下来后,张学良在中楼设宴招待周恩来和随行人员。周恩来由刘鼎陪同先到中楼会见张学良。

  8个月前,周恩来同张学良在肤施第一次见面,进行过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谈。当时周恩来对张学良提出的问题逐一作了具体的答复,张学良对他的精辟的论述、科学的分析、高度的政治修养和政治家的风度是十分敬佩的,所以这次重逢格外高兴。张学良看到周恩来没有胡须,比在肤施见面时年轻了,就惊奇地问:“哟,你的美髯呢?”周恩来答道:“刚刚剃掉了。”张表示惋惜。接着我们随行人员也都高兴地入席了。

  张学良首先举杯欢迎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周恩来举杯祝贺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为了抗日救国而发动兵谏的成功,并转达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对张将军的问候。随行人员中,除张子华、罗瑞卿、杜理卿有社会经验外,我们都是土里土气的“红小鬼”,今天居然成了“剿匪”副总司令的座上客,不免感到紧张,手脚都不知所措,只得照着他们的动作喝酒、夹菜。张学良还笑着给我们敬酒,劝我们吃菜,像老朋友一样亲切,我们很快也就自然了,心情也很愉快。宴会后,周恩来继续同张学良长谈。我们则回到东楼休息。刘鼎立即向中央发了代表团到达西安的消息。我一边休息,一边准备密码等待周恩来向中央发电,并通知报务员彭绍坤,每小时都要同保安中央的电台呼叫一次。

  周恩来同张学良单独长谈时,张学良对周恩来说,蒋介石被扣后,起先拒绝商谈一切问题,现在已允许谈抗日问题了。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送他回南京,还拥护他做抗日领袖。周恩来赞同张学良对蒋的方针,并就事变的性质、前途和处理方针发表了意见。他说,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大事,蒋介石虽然被扣留,但他的实力依然存在,西安与南京处于对立地位,因此对蒋的处置要十分慎重。事变有两种前途:一是说服蒋介石团结抗日;一是蒋介石拒绝谈判,那就公审他,宣布罪状,予以处置。但这样将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给日本亡华制造便利条件。应该力争好的前途,避免坏的前途。也就是采取说服蒋介石的方针,只要他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我党中央的态度和张学良的方针原则上是一致的。

  午夜12时,周恩来拿给我致“毛并中央”的第一份电报,报告了和张学良会谈的结果,我立即译好交电台发出,报告周恩来后就回去睡觉了,而他仍在思索明天拜会杨虎城的问题。

  17日上午,周恩来到杨公馆拜会杨虎城,讲了他与张学良商谈的情况和中共中央和平解决的方针,这大出杨虎城意料,他原以为中共和蒋介石有10年内战的血海深仇,不会同意放蒋。想不到中共着眼大局,不计前嫌。由于张学良、周恩来意见一致,杨虎城对周恩来的话没有表示异议。但他很担心蒋介石阴险毒辣,被释放后会翻脸报复。周恩来对杨虎城,讲了他与张学良商谈的情况和中共中央和平解决的方针,这大出杨虎城意料,他原以为中共和蒋介石有10年内战的血海深仇,不会同意放蒋。想不到中共着眼大局,不计前嫌。由于张学良、周恩来意见一致,杨虎城对周恩来的话没有表示异议。但他很担心蒋介石阴险毒辣,被释放后会翻脸报复。周恩来对杨虎城的顾虑表示理解,但他认为只要红军、东北军、西北军团结一致,蒋介石想报复也报复不成。

  这起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受震撼最大的首先是南京国民党统治集团。蒋介石被扣,南京政府突然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反应最快的是亲日派何应钦。(童小鹏)


查看原文
    1. 周恩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
    2. 论周恩来的非洲政策理念
    3. 长征中周恩来坚持过组织生活
    4. 党史一叶:周恩来订立修养七则
    5. 1943年周恩来三次机智化解胡宗南灌酒
    6. 建国初期周恩来的民生思想
    7. 周恩来给学生当“副手”
    8. 七七事变,周恩来在上海
    9. 周恩来人民外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从周恩来的保密观说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