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7    来源:求是理论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鸟瞰特色农业馆。

  资料图片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第二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带着各自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集聚在农科新城杨凌,参加中国农业科技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以“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农高会举办了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展、国际农业合作交流、展览展示等8大板块近百项活动。共签约投资及交易总金额1105.9亿元,国家10个部委、19个外省市、国外等1900多家企业和单位集中展示了85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累计接待各界宾朋和省内外农民群众165万人次。杨凌农高会成为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加强与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杨凌样本”。

  中国杨凌农高会举办至今已有22年,累计吸引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荷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31个省市区上万家涉农单位、2400多万客商与群众参展参会,累计促成投资和交易总额达到6500多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农高会为重要平台,杨凌示范区不仅为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为中国农业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十年来,杨凌农科城一代代后稷传人,创新了无数科研成果,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以来,就累计创造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杨凌示范区成立18年来,已在我国18个省区140个市县建立了207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面积达5200多万亩,年实现推广效益141.8亿元,累计培训农民超过20万人次。为北方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黄箱”政策接近上限,在两个“天花板”挤压下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在两道“紧箍咒”制约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加。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动力。

  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唯有加大创新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打造新起点,建设新高地,开启新篇章,杨凌有着丰富、独特的科技资源。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杨凌在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第二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一带一路”特色鲜明,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开展的合作交流活动,占到全部国际活动的2/3。丝路经济带沿线10多个国家的近20位部(州)长率团参会,参会参展企业超过120家,创历届农高会之最,展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潜力与美好前景。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杨凌示范区将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成为先进发展理念的先行者、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领先者、高效生产模式和高质量农民生活方式的创造者,真正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试验田’”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核心优势,加大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在打造杨凌符号的现代种业、创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和开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努力成为全国四化同步发展的典型,成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范例。杨凌农高会也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催生现代农业在创新与合作中结出丰硕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再创辉煌。


查看原文
    1. 韩喜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现代化
    3. 全国农业现代化蓝图绘就
    4. 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5. 为农业现代化打通金融血脉
    6. 张红宇:克服农业现代化短板
    7. 唱好“安天下 稳民心”的重头戏——“十二五”农业现代化跨越新台阶
    8. 叶兴庆:农业现代化核心是提劳动生产率
    9. 何传启: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
    10. 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