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雷达信息 >> 经济生态
从海洋大国昂首迈向海洋强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28    来源:求是理论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成千上万个堪称海上明珠的海岛,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等资源……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海洋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初步确立,维护海洋权益能力明显增强,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些成就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以来,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依靠海洋科技发展突破制约海洋发展和保护的瓶颈,统筹兼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昂首迈出了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稳健步伐。
  以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海洋强国战略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海洋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国家海洋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多年来的良好增长态势,全年海洋生产总值超过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513万人。
  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加大,海洋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在保持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远洋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增的同时,海洋生物药物与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同时,我国海洋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必须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在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进一步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国家海洋局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努力使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新增涉海就业人员260万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60%以上。
  “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海洋开发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必将更加明显,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刘赐贵说。
  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加深,对海洋的渴望也推动着海洋科技的不断创新。
  2012年6月,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潜至7062米海底并开展作业,我国正式跻身“国际深潜俱乐部”第一梯队,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的海底进行作业的能力。2013年,“蛟龙”号成功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迈出了业务化运行的第一步。
  2014年4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凯旋。257名科考队员在160天考察期间,圆满完成30项科考任务、15项后勤保障任务,在南极建立了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南极考察的广度和深度。“雪龙”号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考察,并抵达南纬75度20分开展大洋科学考察。这是中国船舶迄今到达的最南纬度。
  近年来,我国组织开展多次大洋科考,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调查资料和样品,我国在西北太平洋海底申请的富钴结壳勘探矿区等多块国际海底矿区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核准……随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顺利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深入,我国正在逐步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必须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刘赐贵表示,接下来将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对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深入开展大洋和极地科考工作,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科学研究水平。
  提升管控能力,坚决维护海洋权益
  当前,海洋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纽带,在国际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明显。《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指出,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所面临的斗争形势尖锐复杂。
  “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对海洋的管控能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步伐,有效维护和拓展我国的海洋权益。”刘赐贵说。
  2013年,国家海洋局完成了我东海200海里以外大陆架部分划界案的陈述报告,向国内外宣传我钓鱼岛和南海立场主张,提交的10个海底地名命名提案获得国际组织审议通过。
  “钓鱼岛海域持续保持有效常态化维权巡航,黄岩岛有效管控,仁爱礁、美济礁海域有效值守。自2013年8月中旬开始,中国海警船编队持续对北康、南康暗沙海域进行了巡航监控。”刘赐贵说。
  据国家海洋局介绍,2013年中国政府公务船完成船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36个航次,海上巡航262天,巡航范围覆盖中国全部管辖海域。其中抵近观察我南沙群岛被侵占岛礁18处,巡航编队共计50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刘赐贵表示,将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既要维护我海洋权益,统筹谋划,积极作为,提高维权能力,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开展有理、有利、有节斗争的准备,又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海上的和平稳定。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迈向海洋强国的脚步正在坚实前行。

查看原文
    1. 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法治思考
    2. 突破重陆轻海思维 提升海洋强国“硬能力”
    3. 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
    4. 争当建设海洋强国的排头兵
    5. 建设海洋强国不会走西方老路
    6. 海洋强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7. 刘赐贵: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成就
    8. 建设海洋强国 实现民族复兴
    9. 李明波: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挑战
    10. 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